策划人要会抓问题的要害和逻辑
•策划人一定记住,策划永远只能解决一个问题 。只有这样,你的策划才能够称得上精准,所以你的策划目标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就一个词语一句话足够,但是你的策划可能面临着太多的问题。譬如行业环境是否已经饱和,有没有缝隙,对手是否强大。
•自己产品特性又觉得不痛不痒,货架上的产品又已经撑不下了。终端、渠道、媒体的成本又十分之高。这个时候你会无从下手,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你一定要有化繁为简的能力,怎么样化繁为简呢这就需要刚才我所说过的哲学了,策划人一定要有抓问题抓要害的能力。一定要看表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结论一定是推出来不是想出来!方法一定要有理有据,不能是天马行空。
一些传播的技巧
怎么解决传播策划不可控的几个点:
(1)关于传播的不可控性
这几个方法帮助你尽量降低不可控性:
尽量降低传播模式的复杂度(例如杜蕾斯微博的图文形式),成本可控就能够让你大量的连续性的尝试,也就更容易碰上爆点。
用户和场景尽量的明确,避免去碰太大太泛的话题。越明确深刻的话题关联越容易驱动目标用户和关键人(那些核心的意见)的带头传播。
可控制造传播的三种套路:情感共鸣,性和猎奇(参考到百万博主,给链接)。
(2)关于传播的业务导流困难
如果没有办法很好的平衡情感共鸣和产品导流之间的关系,建议多从产品卖点本身去寻找和热点事件或者创意性话题的关联,从产品特点延伸出的传播,导流也会更加合理。如果产品本身卖点还是难以包装,建议可以考虑走IP沉淀的模式,用户当下不转化,可以把用户先沉淀到一个可触达的渠道(成为粉丝),先用人设的情感共鸣留住用户(目标用户上班族-一个上班族的鸡汤公众号-积极向上的人设),后续再慢慢进行教育。
(3)关于如何跟进热点
热点,越早出来越容易爆,所以考虑传播模式的复杂度是帮助你能够尽早踩点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只能够通过建立快速的生产机制来满足及时性。
而另一个跟进热点的关键性:创意,需要依靠策划人相对比较强大的网感来驱动。你能不能时间联想到目前流行的热门的话题,运用上当下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都考验策划人的网感。怎么提升网感,同样可以参考前期的文章,这里简单提炼:打开对于知识的定义(如何蹦迪也是知识),大量的刷微博**,在大量实践中输出内容观察锻炼敏感性。
3. 裂变的业务运用场景
基于以上特点,裂变可以融入到各种业务场景,在用户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发挥作用。
裂变曝光:以集福卡玩法为代表,将品牌元素植入到裂变玩法中(搜集品牌的几个形象),在大量的传播中实现品牌深度曝光。较单次的广告曝光,将流量投入裂变互动能够实现扩散更多用户,多次交互过程中的多次曝光。
裂变引流:以砍价玩法为代表(1个用户可以拉几十个人来协助砍价),通过活动的利益驱动,将用户获取利益的过程接入到裂变模型中,实现大量的裂变流量引入。
裂变拉粉:各种裂变玩法都可以融入的,将关注行为植入裂变传播主流程(关注送积分,关注后从公众号发起裂变等),实现推广流量的更高效利用。
裂变销售:以裂变红包,拼团为代表的玩法。裂变红包通过优惠券的大批量发放命中潜在购买用户,或者通过精准推送实现同类用户传播(给一个母婴用户一个奶粉优惠券,很可能她会一个妈妈群)实现更高效的销售转化。拼团就通过本身商品的折扣驱动力让用户分享引入更多潜在目标用户。
文案策划和策划是两回事
•策划人需要有较好的文字驾驭能力,但是你的文笔好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策划。隐藏在优文字背后的,是思想和策略,这才是策划的精髓。
•如果你的策划缺少精准的切入、指向和创意的闪耀,那么你只能适合当一个写手。
•如果你仅仅是做做创意说明、做做促销活动方案、做一些简单的广告文案这些,我觉得充其量只能是一个文案或者文秘,不是文案策划,更不是品牌策划。
策划谁都可以做吗?
•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把策划两个字挂在嘴里,好像策划是很荣耀的事情。我相信策划肯定是荣耀的事情,但是这个词语被谁都可以挂在嘴边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是一种悲哀?
•我认为别人的理论你可以学习,但是更重要的你要能够变成自己的东西,才不是唬人的东西 。策划人不仅仅需要大量的读书和思考、积淀,你的“创意包”才能够越来越多 。如果你缺少对人文、历史、地理等等的积淀,那么你的思想将会一直枯竭。
•所以策划人不要始终专注于看专业书 ,还需要更多的涉猎其他的书籍,包括旅游、电影等等文化性的活动,策划的学习不仅仅是书本,耍也可以、吹牛也可以。